考研政治的分析題歷來被稱為所謂的得高分的關鍵,因為政治100分的卷子中有5道分析題就占據(jù)了50分,因此很多考生就把畢年的精力都放在了5道分析題身上。雖然身為一名政治老師并不認同這種做法,畢竟沒有人可以在主觀題上拿到滿分,甚至拿到75%的分數(shù)。但是不可否認一道分析題的分值確實很高。所以在考前很多人都會猜測這5道分析題都會考什么,根據(jù)歷年的規(guī)律,除了馬原、思修以外,基本上都會考當年的時政熱點或者當年具有周年紀念意義的事件。思修一般會選取具有正能量的故事考查道德或者道德與法律的相關內容。而馬原的分析題最為靈活也最為固定。靈活的意思是材料可以天花亂墜,可以涉及各個領域各個時代的話題,固定的意思是考查的原理是較為穩(wěn)定的。
政治的第34題一般是考查馬原,并且是考查哲學原理,??嫉脑碇饕寝q證法和認識論,今年也不例外,但是唯一的變化是今年的考題還涉及到了唯物史觀的一點原理。
2017年的政治馬原分析題選取了人工智能的發(fā)明與影響的相關材料,在問題上設置了兩問。(1)從真理與價值的辯證關系的視角分析為什么人們對人工智能技術會產(chǎn)生多種多樣的看法和評價。(2)如何理解“用好人工智能,關鍵還在人類自身”?
對于第一問,首先從表面的字面意思可以判斷出它考的是真理與價值的辯證關系。而后半句說人們對人工智能有不同的看法和評價,結合材料,這個問題也可以翻譯為不同的人對人工智能的看法和評價不同,那么進一步要思考的是為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評價,可以分為兩方面,一方面是說由于人們對人工智能的認識程度或者是否正確認識人工智能有關,這是從真理角度來說的。另一方面是說人的立場不同,需要不同,價值尺度不同。這是從價值層面來說的。因此這一問考生只要能結合材料考慮到為什么會有不同的看法和評價的程度基本上這道題的答案就出來了,另外考生在答這道題的時候要運用原理結合材料去答。首先要寫出來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是什么,再結合材料說明人們就是因為在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上的不同而產(chǎn)生了不同的看法,另外還要回答我們如何正確的評價人工職能,就在于堅持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的統(tǒng)一。
對于第二問,這道題與2024年的第34題有一些相通之處。這道題考查如何用好人工智能。結合材料我們可以分析到,這里的如何用好也分為兩方面,一是要按照人工智能的構造規(guī)律科學運用它,而達到這一點就要在實踐中不斷的發(fā)展和檢驗對人工智能的理論。二是針對人工智能要如何發(fā)揮積極影響而言的,人工智能屬于科學技術,它本身沒有好壞之分,作為一種工具,若想起到積極影響造福人類,關鍵在于使用人工智能的主體的價值導向,即人的價值觀,人按照自己的需要去使用工具改造自然和影響自然,所以人的價值觀對人的實踐活動具有導向和激勵作用,人工智能能否發(fā)揮積極影響,造福人類,關鍵在于人的價值觀。因此考生要也要從真理尺度和價值尺度的辯證統(tǒng)一來回答。
這一道題嚴格來說所考查的原理并不難,關鍵是考生要能分析出問題的實質,要是學生能夠分析出來問題的實質,那么這一道題就很容易得分。